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

天天微资讯!内科学-神经内科-缺血性卒中

发布时间:2023-05-09 23:51:33 来源:哔哩哔哩

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能作为诊断、治疗的依据,请谨慎参阅

1.TOAST病因分型


【资料图】

1)大动脉样硬化症LAA

2)心源性梗死型CE

3)小动脉闭塞型SAO

4)其他明确原因型SOE

5)不明原因型SUE

2.临床表现:

1)按照病程发展:完全性卒中(6h内达峰)、进展性卒中(6h-3d内继续进展)

2)不同血管引起的不同症状:

基底动脉主干闭塞:脑干小脑闭塞,共同特征是:

1.交叉性瘫痪:损害已交叉的皮质脑干束纤维或颅神经与核,和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,产生交叉性瘫痪

2.同侧脑神经周围性瘫

3.对侧中枢性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

【中脑解剖】顶盖、被盖、基底部

3)分水岭脑梗死:相邻血管供血区交界处局部缺血引起

4.辅助检查

1)CT:0-6h不显示;24-48h梗死区域为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灶。对小脑、脑干不显示。

2)MRI:早期显示T1低信号,T2高信号;显示小脑、脑干。

3)血管检查:CTA、MRA、DSA

4)灌注影像:识别缺血半暗带

5.治疗

1)急性期治疗

(1)一般治疗:监测生命体征,生理盐水补液

(2)调整血压:

①>220/110②伴心功能不全、主动脉夹层、高血压脑病的患者→降压

③溶栓前,血压应控制在<180/100

④病情稳定,但血压>140/90,数天后可以恢复发病前降压药

(3)控制血糖、体温;吸氧;预防并发症

(4)静脉溶栓治疗

(5)血管内介入

(6)抗板、抗凝

(7)脑水肿、颅内压升高的应对

2)恢复期治疗:抗板、抗凝;控制危险因素

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能作为诊断、治疗的依据,请谨慎参阅

参考:神经病学(第四版)-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
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众质量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