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讯员 赵刚)近年来,百里杜鹃全面推进农旅融合发展,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,充分发挥机械化强农助农作用,以农业机械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,全面助推乡村振兴。
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耕田
(资料图片)
5月30日,走进百里杜鹃黄泥乡朝门村,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耕田、育苗、插秧、施肥……耕地机、育苗机、插秧机的轰鸣声响彻村庄田野,形成一幅幅美丽的乡间农业生产耕作图。
“我家有三亩田,现在整点农家肥散里面,家里面劳动力少,村里面帮助我们插秧,我们平时插秧要两天才能栽得完,现在村里面给我们用插秧机,一个小时就能种完了,效率很高。”黄泥乡朝门村村民周兴发高兴地说。
村民们正在用稻谷育苗机育苗
百里杜鹃黄泥乡以组织服务为保障,以教育培训促农发展为抓手,加强农机操作水平和能力服务村民,着力提升规范化农业生产水平,提高农村农业生产工作效率,促进农民就业增收。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、全程、高质、高效发展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。
农机手正在田野里操作农机耕作
“今年给合作社操作农机,相对于传统耕作,每亩能节约5个左右人工,约500余元的成本,同时也能增加合作社及操作手的收入。我们都是按照农机操作手册进行操作,现在基本能够熟练掌握所有农机的操作,同时每月增加务工收入4000元左右,又能更好的服务群众,能尽快实现山地农业现代化,推动我们的乡村振兴。”黄泥乡朝门村村民周兴炫给村民耕田、插秧后说。
为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薄弱、老年化较大,劳作从依靠人力、畜力转变为机械作业,黄泥乡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和村“两委”组织优势,不断强化合作社与村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,加大机械化推进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
村民在稻田里施农家肥、农机手在用农机给村民插秧
“根据农业农村部门关于山地农业现代化要求,2023年我们乡朝门村申请了衔接资金30万元,采购了耕、种、收共计7台山地农机设备,从今年起朝门村的1600亩水稻,就能够实现耕地、育苗、插秧、收割的一体化,同时朝门村今年村集体合作社还利用这一套设备与仁和乡、大水乡合作签订200余亩种植协议,预计每亩能实现务工收入800佘元。”黄泥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兴达如是说。
近年来,黄泥乡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不断探索农村山地机械作业,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,创新服务方式,积极申请中央衔接资金,采购山地农机设备,更好地服务当地村民和周边群众,既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,又提高了现代农机装备水平,有效促进农村增产、农业增效,农民增收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大众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